当前位置: > 凯发娱乐在线平台 >
从一个小渔村到现在的大深圳,30几年的改革开放,在深圳这片土地上,创造出的成绩堪称奇迹。而这,却也让后来的深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被认为是“文化沙漠”的一座城市,在外地人眼中,深圳的出身就只是个边陲小镇。
实际上,深圳并非没有文化,更不是没有历史,绝对不是仅仅从一个“小渔村”发展而来。
从南头古城、大鹏所城、再到百年围屋、龙岗龙舞等,深圳地区一代代的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丰富了这片土地的文化,更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历史。
深圳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中晚期,从大约7000年前开始,这片绵延迂曲的山冈与海滨之间,已经回荡着刍荛稼穑、鱼盐蚌蛤的古老乡歌。
深圳的先民们,从那时就已经开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,并融入了我们的华夏文明之中。
再到后来,深圳作为一座城市的开端,是东晋咸和六年(331年)东官郡城和宝安县的创建。其中,宝安县是从原番禺县分出来的,是东官郡首县,县治也设在南头城。
宝安县管辖珠江出海口的两岸,当中就包括了今天的深圳市、香港特别行政区、东莞市、番禺县南部、中山市、珠海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。
今天的深圳,是一个有着成千上万人口的新兴移民城市,据说外来人口是原住民的30余倍。
据了解,在深圳的历史上,曾经发生过六次大移民,所以绝大部分原住民也都是属于移民。目前,深圳广府和客家这两大族群的分布,是在清代迁海复界的过程中形成的。
另外,深圳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族群,那就是生活在海边的疍民(俗称“蛋民”,即水上人家)。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海洋文化习俗,现今仍然居住在深圳西部的福永、沙井一带,但人数上远不能和广府、客家人相比。
据《深圳人口志》记载:民国初年,宝安人口已达20万,从香港到深圳,凡广九铁路以西,居民都讲深圳土音的白话,凡广九铁路以东,都讲客家方言,婚丧嫁娶无地域之分,上水人家嫁到蔡屋围,莲塘人家嫁到西贡,福永人又娶了元朗的媳妇……
改革开放之后,深圳成为经济特区。来自长城内外,大江南北的每一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的年轻“新移民”,在这座城市共同书写上了属于深圳特区的辉煌。
统计数据称,深圳现在真正的广府人和客家人呢只占到总人口的5%,只有一些围村才是他们的聚居地。
普通话,成为了深圳的主流交际语言。在深圳的大街小巷,餐厅酒吧,人们毫无顾忌地大声说自己的家乡话,带有方言味道的普通话,更是成了深圳的流行语言。
我常常形容深圳是全广东唯一一个外省城市,意思指的是广东的三大语群并不能够完全主导深圳这个城市的文化,因为深圳发展得太快,从中国四面八方来的人,涌进的速度太挤,乃至于这个地方最通行的语言,不可能像广东其他的地方一样,是广东话、潮州话或者是客家话,只能是普通话。整个深圳,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广东之内的非广东城市。
前面提到了民国初年,深圳香港当时婚丧嫁娶无地域之分,再来说说深圳与一水之隔的香港,还有一个挺有趣的往事。
在20世纪80年代初,“精神污染”是一个敏感的问题,但是当时无论在党内或党外,对“精神污染”的具体内涵、表现如何去定义,以及如何去“反对”、“清除”,也都有不同的看法。
许多广东人可能至今仍有印象的一段过去,便是当年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发展,广东沿海地区不少家庭开始有了电视机。可有了电视机却没有可以看的节目,当时大陆电视台频道少,节目播出时间也短,信号还不太稳定。
很快,人们发现只需要一根带有放大器的鱼骨架形天线,用竹竿伸到天空中,指向东南方向的香港,就有美味的食品、漂亮的服饰、五光十色的广告、牵动人心的港剧等等节目,尽在深圳人的电视机里。
更快地,这种好看还不花钱的电视鱼骨现象,家家户户效仿,几乎普及到了整个广东。然而,1982年正值全国舆论指向广东,“鱼骨天线”事件一时间更引爆了声讨声,如“香港电视每分每秒都在放毒”、“广州深圳已经香港化了”等各种批评。
因此,当年在广东特别是广州和深圳,“反对精神污染”也就变成了拆除“鱼骨天线”、禁看资本主义社会香港的电视节目。“鱼骨天线”风波,今天很多老深圳人也依然记忆深刻。
易中天在《读城记》中也提到过:中国历史上有的,深圳不一定有;中国现代化必要的,深圳就一定有。”
深圳,这里有1700年的东官郡城市史,6000多年的开拓史,还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,一条深圳河,可能沧海桑田的故事就有不少。
所以,深圳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小渔村更不是“文化沙漠”。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代文化,都是深圳两张美好的名片,值得深圳人引以为荣。
上一篇:粤派综艺始于那一片“万紫千红”
下一篇:木棉花开(报告文学·节选)